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老狐狸察言观色的五种方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3 14: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的大政治家,也是察言观色的高手,他认为只有能看透人心的君王,才能妥善地驾驭臣子。他所总结概括出来的察言观色五法分别是:
一、紧扣事实,对照语言。
韩非子认为,只听他人的语言,而不用事实来证明,是难以知道真相的。臣子向君王进言,总是免不了带着说话者的立场和主观印象,即使他想如实诉说,话语表达上也不一定完全与事实相一致。如果说话者渗透进个人的主观愿望,或者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故意说出一些与事实不一致甚至是相违背的话来,都是有可能的。
君王总是喜欢听好话,所以总有那些臣子投其所好,专拣好听的说,而这些好听的话不一定都是与事实相一致;还有些好话是别有用心的恭维,甚至是曲意歪曲事实以达到某些不可告人的个人目的。君王听惯了好话,以后就再也听不到与事实相一致的话了,他的判断与决策就会脱离事实,就会偏离方向,那就很危险了。
所以,听其言,观其行。听完臣子的进言以后,一定要找到事实,用事实来对照,真正弄清楚这些话的真假。千万别轻信所说。
二、创造机会,发掘才能。
君王要相信每一位臣子都是有才能的,要善于发掘每一位臣子的才能,让他们为国家服务。发掘臣子才能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创造机会,让每一位臣子都能够将自己的才能展现出来。就是吹竽,也不能总是合吹,每次都是合吹,就有充数的人。要经常搞些单独吹竽。要在实际工作中,创造一个个机会,让每一个人都单独表现的机会,这样才能观察出每一个人的实际才干。
三、故弄玄虚,探知究竟。
君王要想真正驾驭臣子,还必须在正常的管理制度之外,做一些故弄玄虚的工夫,比如给某位臣子突然安排一件事情去做,临时中止某件事情的办理,交给另外的臣子去办,让臣子摸不清君王的真实心思,让臣子总在揣测君王的真实想法,同时永远有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这种不断的变招,会使君王对臣子的情况有更清楚的掌握,而臣子对君王总是战战兢兢。有种不服不行的意愿。
四、若无其事,试探对方。
君王对自己明明知道的事情,也假装不知道,心理已经很明白了,还是若无其事的去问一问臣子,这样也可以试探到一些臣子的真实情况。战国时期的韩昭侯,一天在修剪指甲,故意将一片剪下的指甲屑放在手心内,然后问身边的侍臣:“有片指甲屑丢了,你们帮我找一找。”大家都没有找到,这时有位侍臣悄悄出去剪下了自己的一片指甲呈上,禀报说找到了。昭侯由此知道这位侍臣是一位会说谎的人。
五、故布疑阵,试探人心。
君王总得知道臣子的真实想法才可以驾驭,而怎样才能知道臣子的情况,这
君王的驭人之道。有时可以故意设下疑阵,臣子的本来面目就空显出来了。
有这样一个故事,燕国的宰相子之一次在家闲聊,几位家臣与子之不着边际的聊着,子突然说:“刚才从我们家门前出去的是不是一匹白马?”大家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吱声。后来有人说:“没有啊,我没看见。”跟着大家都说没看见。这时有一位家臣外出转了一圈,回来报告:“确实有一匹白马从这里过去了。”子之明白了,这位家臣是一位会说谎的人。
韩非子的察言观色之道,对君王的确有着借鉴作用。

[url=https://wisdome.edu.my/store/purchase-tamsulosin-online-no-rx/index.html]ht


始于200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