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知人者知,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通释]
能体察别人的人睿智,能认识自己的人开明;能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能战胜自我的人坚强;知道满足的人富有,努力奋斗的人有志向;不失去自己根本的人才能长久安身立命,身死而精神没有消亡的人才算长寿。
[解读与点评]
本章阐释知人与自知、胜人与自胜、知足与奋斗、长久和长寿的道理。分别用一句话回答了什么是睿智、什么是开明,什么是有力、什么是刚强,什么是富足、什么是有志,什么人算长久,什么人算长寿的问题。
体察别人的人睿智,认识自己的人开明,谈的是知人与自知。
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坚强,谈的是胜人与自胜。
知道满足的人富有,努力奋斗的人有志向,谈的是知足和为丰足而奋斗。
贫富不单单取决于物质的多寡,而一定程度取决于人的主观是否知足。强行,为丰足而不懈努力。“强行者”是与“知足者”对应的概念,系不知足而努力奋斗者——当然,“强行者”区别于“人心不足蛇吞象”者。“强行者有志”是针对“不知足而言的”。老子虽然承认其“有志”,但不主张效仿,因为它与“无为”相矛盾。王弼的“勤能行之,其志必获”言过矣。
不脱离安身立命根基的人才长久,形体消散而精神长存的人才算长寿,谈的是久、寿之道。
“不失其所”的“所”只是一种借代,实指赖以生存的依托之基,是人的立身之本。“不失其所”,即能守其宅、能守其业、能守其本、能坚持原则操守。守住其所,可保长安,故久。今天还有“靠本事吃饭”的话,不失去自己的“本事”就是“不失其所”。这个“本事”就是安身立命的资本。有些人不能生存,就是没有找到“其所”。要做到“不失其所”,就要掌握生存能力,适应生存环境,给自己找到能永久存身之所。
“死而不亡”之“死”,只是形体死亡;“不亡”,是精神永存,也叫“不朽”。人虽死,但其精神、美德、功绩、著述永存,故寿。
谈到“不朽”,我想到了《左传·襄公二十四年》鲁国下卿叔孙豹出使晋国与范宣子谈什么是“不朽”的一段记录:
鲁襄公二十四年春天,叔孙豹出使去晋国,范宣子迎接他,向他询问,说:“古人有这样的话说‘死了不朽’,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叔孙豹没有回答。范宣子说:“从前匄的祖先,从虞以上是陶唐氏,在夏朝是御龙氏,在商朝是豕韦氏,在周朝是唐杜氏,晋国主持中原盟会时是范氏,‘不朽’说的应该是这个意思吧?”叔孙豹说:“据我听到的,这叫‘世代享有俸禄’,不是‘不朽’。鲁国过去有位大夫叫臧文仲,死了以后,他的言论留在世上,‘不朽’说的应该是这个意思吧!我听说,人死了后,最好的是留下高尚的德行,其次是留下卓越的功绩,再次是留下精典的言论,即使久远也不被遗忘——这才叫‘不朽’。至于让姓氏得以传承,来守住祖宗的庙宇,世代不断绝祭祀,没有哪个国家不是这样的。使世代延续做高官,不能叫‘不朽’。”
很有意思的是,“不朽”在《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前四见,在叔孙豹回答范宣子问后,左传记录的故事中,再没有人说“死而不朽”“死且不朽”了。
古往今来死而不亡的“不朽”之人众矣,但不决定于一个人在世时有多么大的官位,有多少财富,而在于他是否立德、立功、立言。尧、舜当属立德一类,治水的大禹当属立功一类,老子、孔子当属立言一类。其实立德、立功、立言往往是兼容的,如孔子。可见,能达到“死而不亡”境界的,没有一个不有所作为的,如果在“无为”状态下,必然是湮没无闻,连“长生久视”都做不到,更不要说“久寿”了。
本章的“胜人者”“强行者”,并不是老子所赞赏的,所以他说“胜人者有力”。只是“有力”而已,这是客观的评价,并不是鼓励效仿,因为按老子的观点,“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第二十三章);而且老子主张不争,“不争而善胜”(第八十一章)才是道之本。老子主张顺应道,顺应自然,不要与自然抗争,他的“强行者”应该是努力者,是朝着可以通过努力而实现目标不懈前行者。“胜人”是与“自胜”比较的概念,都是以“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第七十八章)为原则的。“强行”是与“知足”比较的概念,因为不知足,所以要努力,进而达到“知足”;强行是努力做,并不是逆天、逆道、逆自然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