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道德经》智慧·大道不可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11 08:4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文]

大道废,安有仁义!六亲不和,安有孝慈!国家昏乱,安有正臣!

[通释]

大道废弛,怎么会有仁义!六亲不和,怎么会有孝慈!国家昏暗动乱,怎么能有正臣!



[注释]

据楚简、汉帛书本订正。



[解读与点评]

仁义本来就天然的存在,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是文明和平盛世的产物,大道废弃时才会失去。孝慈是一种应该有的本能,是与六亲和睦为一体的;六亲不和谐何以体现孝慈!虽然正直之人什么时代都有,但忠臣只能在清明政治下存身;国家昏乱之时正臣难为。“人之初,性本善。”仁义、孝慈,应该是人类潜意识的本能,是人类的天性。别说人类,许多动物也有此本能,“虎毒尚不食子”呢。仁义、孝慈、忠臣这三种情况应该是常态,混乱时才会失去常态。

“大道废,安有仁义!”大道,正确的治国之道,做人行事应该遵循的正确的道。“大道废”,犹言世风不穀。缺失了正确之道,道德就会滑坡,人就会欺心,才会出现苏丹红、地沟油、瘦肉精、毒胶囊、毒奶粉一类的事,才会出现政府参与强拆、公立医院的医生看病收红包、公办学校的教师滥收费补课、人民法院的法官昧良心断案、未工作的人冒名领空饷;才会出现得到他人帮助,不但不感恩戴德,反而血口喷人讹诈的事情,进而出现人摔倒在路上没人敢救助;才会出现考试打小抄、替考泛滥,监考不予照顾反到是不正常的事情了……“大道废”就是失去正常之道。失去正常之道,必然失去公平正义,必然失去理应得到社会公认的伦理道德,必然抛弃仁义。上列各种现象正是抛弃仁义的结果。爱人、救人、扶助人的仁义之举本来应该是常态,感恩回报也应该是常态,什么情况下会失去常态?失道才失去常态。老子认为,圣人之治,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六亲不和,安有孝慈!”这是很现实、很客观地反问,六亲已然不和,哪来的孝慈?试看天下家庭,是六亲和有孝慈,还是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安有正臣!”国家昏乱,即国家治国方针混乱(朝纲紊乱)。先以殷纣为例。纣王无道,国家昏乱,纣王的同母兄微子屡谏不听,于是微子隐居于荒野。殷纣王的叔父箕子多次劝说纣王,纣王不听,于是箕子披发装疯,被纣王拘囚,降为奴隶。比干也是殷纣王的叔父,他因劝谏被剖胸挖心,就这样一个正臣没了。再看春秋时的小邦卫国:孔子曾称道的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他装傻简直“愚不可及”。还有一个也是孔子称道的人蘧(Qú)伯玉:“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蘧伯玉是君子,他最大的修养就是采取不介入的态度来躲避邪恶,躲避祸乱,两次在国家无道混乱时“出关”。(见《左传·襄公十四年》和《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宁武子、蘧伯玉本都可以算作正臣,但是在昏乱无道的时候或装傻或回避,他们在保全自己,不做乱世的正臣——这些事情老子或许知晓。这恰恰是“国家昏乱,安有正臣”的实例。史上有名的正臣(忠臣)魏征,没有生活在乱世,而是生活在唐太宗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翻翻史书随便查一查,是国家昏乱时正臣多,还是国家大治时正臣多?

为了解说得更透澈,我们再不厌其烦从正面探讨一下大道存,六亲和,国家清正会出现怎样的局面:大道存必然仁义满天下,六亲和必然子孝父慈,国家清正,必然君正臣忠。结论:在天下,道存则仁义存;在家,道存则孝慈存;在国,道存则正臣存。



始于200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