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道德经》中的几个重要概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14 03:3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道
大道在《道德经》中凡三章四见:大道废,安有仁义?(第十八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第三十四章)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第五十三章)
什么是大道?大道是治国安天下总体因循的思想观念、方针政策和运行态势——这种思想观念、方针政策不是表面文章,不是口头上的粉饰,不是文字上的冠冕堂皇,是治国安天下潜在的运行轨迹,是治国安天下者的主流道德标准,核心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在治国安天下上的体现,是由治国安天下者思想行为潜在导向而形成的社会主流官风、民风,即整个社会的主流风气。
“德”在《道德经》中四十三见。《道德经》中的“德”指遵循道的原则行事的品质。
“德”从“道”而来,是循道之德,它建立在“修道”基础上,通过修道来立德。《道德经》中的“德”是“纯天然”的,未经后天加工改造的品质,具有“朴”的特点。“积”是“德”的修养过程。“德”是一种思想境界,处世态度。
《道德经》中的“德”依附于“道”,是遵循道的原则行事的品质。“道”是行事应遵循的原则,“德”就是按“道”行事。“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揭示了“德”的本质属性。“德”是“持道”态度,进而体现在对待人与自然、事物的态度上。
“孔德之容,为道是从”(第二十一章)。“道”是“德”的载体,没有道,德就无从谈起。依道而行就是有德,背道而行就是无德。
在《道德经》中,“道”与“德”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动态的。“道德”一词正是“道”与“德”结合的产物。
《道德经》全篇,“朴”六章八见。
第十五章:“敦兮,其若朴。”
第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第二十八章:“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
第三十二章:“道常无名,朴。”
第三十七章:“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夫无名之朴亦将无欲……”
第五十七章:“我无欲而民自朴。”
“朴”本来是未经加工的原木,是栋梁之材,用来比喻像未经加工的原木那样纯粹的品质。持有这种品质就具备了美德。《道德经》中出现的“朴”是一个独立的概念,它像是“道”的化身,又确确实实不是“道”。归纳起来,《道德经》中的“朴”是与“素”并举的一个概念,是自然的,合于“道”的,像未经加工的原木那样纯粹的品质,是宇宙的本真,是原始的质朴,是清净无为素朴无华的境界,它揭示了“道”的重要的本质的属性,也比喻纯朴淳厚的民风或可以担当大任的人才。
自然
在《道德经》中,“自然”凡五见。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第十七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第二十三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第五十一章)
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
这五见“自然”全作“本身的样子”讲,与今天的“自然界”的意思不同。自然,即自身的状态,本来的状态,即先天存在的宇宙本真。
大象
“大象”虽然在《道德经》中只两见(第三十五章、第四十二章),但由于学者多将它与“道”混为一谈,所以需要加以强调。“大象”是恍惚存在的正面之象,是现象,是形象,是影象,是气象,是不可感又可感的抽象,是循道而行展现出来的景象。“大象”体现了“道”的一个外在特点,是“道”之表象,是“道”释放出来的能量。如欣欣向荣的景象,如富庶的景象,如风调雨顺的景象,如幽静安宁的景象,如和谐安定的景象等等。《道德经》中的大象应该是合“大道”之象,正面之象,所以天下趋附之。
与“大象”相对应的是“假象”和“乱象”。“假象”是虚假繁荣的现象,“乱象”是局面崩溃的现象。
“自然”是先天存在的宇宙本真,是正道依存的无尽源头。“道”是抽象的、客观存在的、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不可对抗的法则。“大道”是治国安天下总体因循的思想观念、方针政策和运行态势。“德”是循道而行的优秀品质。“朴”是道的本质属性,是道的思想核心。“大象”是正道的外在表现。



始于200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