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单位、组织中,有本事的人,未必能够得到重用。很多人觉得这是领导没眼光,亦或是这些人不会处人际关系。但是实际上,背后的原因,绝对不会这么简单。
【原文】出处:《资治通鉴》周纪一 齐人伐鲁,鲁人欲以为将,起取齐女为妻,鲁人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大破齐师。或谮之鲁侯曰:“起始事曾参,母死不奔丧,曾参绝之。今又杀妻以求为君将。起,残忍薄行人也。且以鲁国区区而有胜敌之名,则诸侯图鲁矣。”起恐得罪。闻魏文侯贤,乃往归之。
【译文】 吴起,卫国人,在鲁国任官。齐国攻打鲁国,鲁国想任用吴起为将,但吴起娶的妻子是齐国人,鲁国猜疑吴起。于是,吴起杀妻,求得大将,后破齐军。有人在鲁国国君面前攻击他说:“吴起当初曾师事曾参,母亲死了也不回去治丧,曾参与他断绝关系。现在他又杀死妻子来求得您的大将职位。吴起,真是一个残忍缺德的人!况且,以我们小小的鲁国能有战胜齐国的名气,各个国家都要来算计鲁国了。”吴起恐怕鲁国治他的罪,又听说魏文侯贤明,于是就前去投奔。
【解析】 看起来是吴起离开鲁国是怕鲁国治罪。但是,吴起并没有什么罪,反而有功。既然有功无罪,吴起为什么要走呢?
一来,有人说吴起的坏话。 二来,这个时候吴起的恩主季孙新被杀,吴起的靠山没了。 三来,如果对吴起的封赏迟迟没有下来,甚至还对吴起边缘化,吴起觉得鲁国不是施展才华的好平台,留之无益。
多方面因素加成,吴起离开鲁国。反过来看,吴起离开鲁国是必然的。正所谓庙小阴风大,池浅王八多,鲁国这个庙太小,容不下吴起这个大神。吴起的离开,或许既是让鲁国君臣免去承担屠戮功臣的罪名,同时也给吴起自己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吴起离开鲁国,甚至后面因为类似的事情离开魏国,其实都算是个例。不过,在历史上,甚至现在,这种有本事的人,在组织内得不到重用,甚至被别人背后捅刀子的案例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不过是人性的使然。
1.能者易犯错 吴起为了获得鲁国信任,杀了妻子当作投名状,为鲁国打败了齐国。但是杀妻求将这件事,毕竟太过骇人听闻。这也成为了鲁国某些人攻击吴起的把柄。
很多时候,遇到事情紧急,需要权变甚至破坏一些规矩来解决问题。初心是好的,但是事情结束之后,难免会有人反过来挑错,以此作为攻击借口。这个时候,这些人是不会想当时情况有多紧急,也不会想着解决问题有功劳。
有句话, 能者多劳。但是,做的多也就错的多。这一错,把柄就来了,纵然有功,以后也难逃秋后算账。
2.能者易被妒 鲁国以前一直都是三桓把持,在鲁穆公(上面材料中的鲁国国君)手上才开始收归三桓权力。但是鲁国是小国,国力不强、名将也没有。在面对齐国进攻的时候,所有人都蒙圈,还要靠外来户吴起才能打败齐国。在吴起大胜归来,不但说明以前怀疑吴起是多么可笑,也衬托出了鲁国贵族们的低能。
吴起或许没有得罪鲁国贵族,但是他的存在就如同鸡群中高傲的白鹤,时刻的提醒着鲁国的人们“你们鲁国贵族真没用!”
人都有一种心态,叫做“酸不溜秋”。举个例子,你身边有几个同事,他平时很低调,结果突然有天他赚了很多钱,过的比你好很多。极少数人会祝福他,更多是心里面不爽,甚至说其坏话。
3.能者易夺利 吴起打败齐国,按理来说应该要封赏。但是,鲁国的高官位置就这么多,要给吴起一个,那么就要从别人手中拿出一个来。而这些高官位置几乎都被士大夫家族给把持,哪有多余的位置给吴起。
任何组织中,越往上层,位置、权力越稀缺,谁都想抓住自己现有的,争取更多其他的。有本事的人,容易有功,有功就要奖励。钱财的奖励没什么,而是权力与位置的奖励才是要命的。一个萝卜一个坑,想要有个坑空,就要拔掉原来的萝卜。那么,拔谁好?
有本事的人就是一个威胁,说不定哪天就把自己给顶替了。
4.能者难驾驭 吴起这个人有脾气,从别人笑话他,因怒而杀人可以看的出来。鲁穆公能否驾驭的住他?不知道。但是可以肯定一点的是,鲁国在带兵打仗方面没有人能够压得住吴起。如果要用吴起,就要安抚。否则,吴起一个不高兴,直接来个一锅烩,鲁国搞不好就要改姓。
有本事的人少,有本事又没脾气的人更少。但凡有点本事的人,多少都有点恃才傲物。如同野马,跑得快,却也难以驾驭。
对于有本事的人,他上级是又爱又狠。爱他有本事能干事。狠他有脾气不听话、不服管。更狠他功劳高,赏无可赏、封无可封。既然如此,那就弃之不用或杀了吧,省的纠结。
鲁国的贵族越发觉得不舒服,既然自己没有本事胜过吴起,那么就毁掉吴起或把他赶走!
毕竟,解决问题最快的方法,就是否定问题的存在或者制造一个更大的问题。
【启发】 有能力的人,应该怎么做?可以参考下面。如果你不是个能力出众的人,也想做出点事来,下面你也可以参考。
1.尊重,维护自己的权力来源,这是自己在组织能存留的根本。
2.分利,与别人分享利益,拉拢大多数人形成同盟。
3.捆绑,做事的时候带上一些人,分散抵消压力。
4.够狠,注定要得罪的人,就得罪到底,一旦动手就斩草除根!
5.低调,实力表现用在关键地方,不做其他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