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道德经》思维最混乱的一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6 02: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①;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②。上德无为而无以为③,上仁为之而无以为④,上义为之而有以为⑤,上礼为之而莫之应⑥,则攘臂而扔之⑦。故失道而后德⑧,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⑨;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⑩。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⑪;处其实,不居其华⑫——故去彼取此⑬。



[通释]



重视德的人不炫耀德,所以保持了德;不尊崇德的人刻意不让表现出的德失去,所以没有德。重视德的人不炫耀德也没有炫耀的目的,重视仁的人行仁并没有获取好处的目的,重视义的人行义就有除暴安良的目的,重视礼的人推行礼如果发现谁没有响应,就绾起衣袖拽着他依礼做事。所以失去道后才显现出德的重要,失去德后才显现出仁的重要,失去仁后才显现出义的重要,失去义后才显现出礼的重要。那推行礼是忠信的缺失和惑乱的开端;前面的认知(对道来说)是浮华的东西和愚腐的开始。因此大丈夫保持那道德的厚重,不认同那礼仪的浅薄;保持那道德的务实,不认同那礼仪的浮华——所以去除浅薄浮华坚持厚重务实。



[注释]



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重视德的人不炫耀自己的德,因此保持了德。上,用如动词,以……为上,崇尚,重视。这里的“上”兼有与“下”对应的意思。德,本指遵循道的原则行事的品质。(参见第二十一章注释①及该章[解读与点评])。第一个“德”,名词,重视德的人。不德,不炫耀德。第二个“德”,名用如动词,显示德,炫耀德。第三个“德”,名词。

②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不尊崇德的人不让刻意表现出的德失去,所以没有德。下德,轻视德的人,不尊崇德的人。下,以……为下,轻视,不尊崇。失德,失去表现出来的德,失去炫耀德的机会。失,使……失去。

③上德无为而无以为:重视德的人不炫耀德也没有炫耀的目的。无为,不做事,不表现德。而,连词,大致相当于“也”。无以为,没有什么目的,这里是“没有炫耀的目的”。无以,没有什么,无所,没有……原因,没有……目的,没有……需求,与“有以”义相对。

④上仁为之而无以为:重视仁的人行仁并没有获取好处的目的。为之,行仁。之,指代“仁”。而,连词,大致相当于兼表语气的“并”。王弼本此句上有“下德为之而有以为”,疑为后人所加,造成了逻辑思维混乱,据删。

⑤上义为之而有以为:重视义的人行义就有除暴安良的目的。为之,行义,行侠仗义。之,指代“义”。而,连词,大致相当于“就”。有以为,有除暴安良的目的。有以,有什么,有所,有……原因,有……追求,有……倚仗,与“无以”义相对,参见第二十章注释⑬。

⑥上礼为之而莫之应:重视礼的人推行礼如果谁没有响应。为之,推行礼。之,代词,指“礼”。而,连词,相当于“如果”。 莫之应,谁没有响应。莫,没有谁,这里是“谁没有”。“莫之应”是宾语前置,在这个否定短语中,代词“之”作宾语,置于动词谓语“应”的前面。

⑦则攘臂而扔之:就绾(wǎn)起衣袖拽着他依礼做事。攘臂,卷起袖子露出胳膊。《广韵》:“揎袂(xuānmèi)出臂曰攘。”扔,牵引,拉扯,拽。《广雅释诂》:“扔,引也。”之,指代没响应的人。

⑧故失道而后德:所以失去道以后才显现出德的重要。而后,以后。德,动词,显现出德的重要。下文的“仁”“义”“礼”用法相同。

⑨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那礼是忠信缺失和惑乱的开头。本句是一个判断句。夫,那。忠信之薄,忠信的不足。之,的。薄,浅薄,解释为“缺失”“不足”。乱,混乱,惑乱。首,开头,开端。

⑩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前面的认知是浮华的东西和愚腐的开始。本句也是一个判断句。前识者,前面的认知,指“上仁”“上义”的“为之”和“上义”的“有以为”。华,浮华。愚,愚腐。

⑪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因此大丈夫保持那道德的厚重不认同那礼仪的浅薄。处,音chǔ,持有,保持。前一个“其”,代词,那,指代“道”与“德”。厚,厚重。居,义同“处”,持有,选取,认同。后一个“其”指代“礼”。薄,浅薄,浇薄。

⑫处其实,不居其华:保持那道德的务实不认同那礼仪的浮华。实,务实,实在。华,浮华,虚华。

⑬故去彼取此:所以去除浅薄浮华坚持厚重务实。彼,指礼的浅薄和浮华。此,指“道”与“德”的厚重和务实。参见第十二章注释⑦



[意义归纳]



本章提出要去除虚华,居厚处实的主张。



[语法分析]



            因果        并列          因果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并列              并列                并列                假设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

                     承接         承接          承接

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

                 并列              

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  

                     (结论是)

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是一个两重复句。第一重是并列关系;只在第四个分句中出现了第二重,假设关系。在“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中,关联词是“……而……则……”,“而”就是“假使”“如果”,“则”就是“就”。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与“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两个分句分别是判断句,其基本句式为“……者,……”,释成今天的语言句式就是“……是……”。分析其中一个分句: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夫礼者”是主语,“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是并列短语作谓语,“忠信之薄”和“乱之首”分别是偏正短语,“之”是相当于“的”的助词。它们的语法成分分析为:

(忠信)之薄

(乱)之首

在“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这个单句中,“大丈夫”是主语,“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这个两重复句短语作谓语。这个复句短语内部的关系为:

           并列        并列      并列

    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前的破折号相当于“结论是”“由此得出结论”。



[考辨]



本章是《道德经》中最混乱的一章,分析本章很伤脑筋。

本章是“德经”篇之首。人们一般认为,《道德经》专门论述“道”与“德”的著作,实际上,全篇对“道”与“德”谈的也确实多一些。吴澄认为,“德经”篇之首为“上德不德”,故以“德”名篇。“篇名非有意义,释者乃谓上篇专言‘道’,下篇专言‘德’,其失甚矣。”“《道经》《德经》云者,各以篇首一字名其篇,后人因合二篇之名而称为《道德经》,非以‘道德’二字名其书也。”

为《老子》原文分章乃道家后学为之。道家后学极力否定儒学,否定礼,乃至否定仁义。为了突出道与德,一些“排斥异己”的思想被揉进了《老子》即《道德经》中,以至于造成文本的思维混乱。可以肯定的说,《道德经》被严重篡改是从分章开始的。

首先,王弼本在“上德无为而无以为”后有“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下德”是个让人说不清楚的概念,如果它只与“上德”对应尚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但是它一旦同时与“上仁”“上义”“上礼”对应,就说不清楚了。也就是说,不好确定“下德”在这些概念中应该处于什么位置;换句话说,“下德”是不是比“上仁”优。按“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来推敲,“下德”当比“上仁”优,因为“下德”也是“德”。然而,“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之“有以为”真的不如“上仁”高尚,怎么能居于“上仁”前呢?况且,下德的“为之而有以为”与“上义”的“为之而有以为”相等,而且因为“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已经“无德”了,还怎么去跟“上仁”“上义”等比较?“下德”实乃冒充“有德”。综上,我以为,“下德”至多可以与“下仁”“下义”“下礼”形成比较,但是可以说,“下仁”“下义”“下礼”这些概念是不存在的,结论是,“下德”实乃是一个不应该引进的概念。

其次,“德”“仁”“义”“礼”都是抽象的概念,“德”以“有无”来论,要么循道而行“有德”,要么不循道而行“无德”,无法分出上下,因为没有中间道路可走。“为之而有以为”就是不循道而行了,已然“无德”了。

再次,推崇“道”与“德”本无可厚非,与“道”与“德”比,“仁”“义”“礼”居下可以,但没理由贬“仁”“义”“礼”,这种贬损,恰恰违背了老子“无为”的本意。“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很像道家后学排儒之言。老子始作《道德经》的时间应大大早于《论语》,是时,儒家还没有成形。儒道之争始于老子后学,他们或者拐弯抹角地抑儒,或者强烈贬儒反儒。“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第八十一章)”,在百家争鸣中,道家后学贬低儒学的“好斗”风格背“道”而驰。

再次,“大丈夫”这是本章出现的称谓,我对此称谓有所怀疑。“大丈夫”的称呼怪怪的。《道德经》全篇均以“圣人”为典范,独此出现了“大丈夫”,与全篇不协调,且阳刚之“大丈夫”有悖老子推崇的柔、雌。经查《左传》,既没有“大丈夫”一词,也没有“丈夫”一词。老子以后一百余年的《孟子·滕文公》始出现“大丈夫”,是时正是百家争鸣最激烈的时期,极可能这个时期“大丈夫”进入了被整理的《道德经》中。

再次,“愚”是老子推崇的:“我愚人之心也哉(第二十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第六十五章)”。而“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将“愚”用在了被否定的“礼”上,有悖于老子的本意。

再次,不存在“失道而后德”。统观《道德经》中的“德”,如“道”一样含义丰富,但基本义是循道而行的思想境界,处世的品格,它也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道”是万物的载体,也是“德”的载体。“德”依靠“道”而存在,“道”失而“德”失,“德”失则背“道”。不存在“失道而后德”,更不存在“失德而后仁”等等。

再次,不应该出现否定“忠信”的“忠信之薄”,因为《道德经》多次谈到了“信”,老子是肯定“信”的。“信”不可否定,“忠信”并列,当然也就不否定“忠”,不否定“忠”当然就不能否定与之联系紧密的“礼”。如果从统治者治礼是“为”的角度来分析,道家后学当然要贬斥“礼”了。他们认为礼是忠信不足的产物,并且是惑乱的开始。但是我想老子至少并不反对敦朴的不刻意为之的礼仪,老子为人办理丧事非礼而何!孔子向老子学的问的就是“礼”,怎么能说老子否定“礼”?第三十章老子谈到了“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这就是“礼”,“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更是直接谈到了“礼”,而本章却极力否定“礼”。

综上诸多问题,我们有理由怀疑第三十八章是被严重篡改曲解的一章。



[解读与点评]



尽管矛盾多现,我还是努力尽量用与全篇不矛盾的意思对本章进行解读。

“上德”行事不刻意去做什么,但又什么都做,不违道,顺其自然。重视德的人不炫耀德,所以保持了德;重视德的人不炫耀德也没有炫耀的目的。

“下德”是刻意去做某些事,很在意自己的声名,又想方设法显示不刻意;骨子里不尊崇德,又刻意让自己表现出有德,还有炫耀德的目的,沽名钓誉,所以没有德。

“上仁”的“为之”是行仁,“无以为”是行仁不图回报。重视仁的人行仁并没有从行仁中获取好处的目的。

“上义”必然要“为之”,是出于义的考虑去做事,当然“有以为”。这个“有以为”就是除暴安良,扶弱济贫,这就是行义的目的。

“上礼”行事坚持礼仪的尺度,对违礼的行为进行教化,所以“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只能这样理解“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当天下“失道”后才感觉到“德”的重要,“失德”后才感觉到“仁”的重要,“失仁”后才感觉到“义”的重要,“失义”后才感觉到需要“礼”。换个角度说前几个概念的关系就是,因为只有有“德”才能坚守“道”,才不至于“失道”;因为只有有仁人之心,才会坚守“德”,才不至于“失德”;因为只有有行侠仗义之心,才可能守仁,才不至于“失仁”。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中的“薄”本来是“浅薄”“浇薄”之意,但必须以“缺失”之意来理解,否则会形成意义上的冲突。那礼是“忠信”缺失的产物,使用礼的手段是天下惑乱开始——注意,此处是“惑乱”,不是“祸乱”。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以往学者对“前识者”的解释多牵强附会,我还是从本章找到了根据。“前识者”即“前面的认知”,当指“为之”和“有以为”的内容。

    从“无为”与“有为”的“为之”角度看,只有上德“无为”,其他都是“有为”。“为之”者有“上仁”,有“上义”。

从“无以为”与“有以为”角度看,只有“上德”与“上仁”“无以为”,“上义”,当然还隐含着“上礼”则都“有以为”。

再研究本章几个词语概念。

“无为”:不做事,不炫耀。

“无以为”:没有某种目的,分别为“没有炫耀德的目的”“没有刻意表现自己仁的目的”。

    “有以为”:有某种目的,如“有除暴安良的目的”。

    “道”主张“无为”,它沿自己的轨迹运行,也“无以为”;“德”是循道而行的品质,它当然“无为”且“无以为”了;而“仁”“义”“礼”都是“有为”,而且“义”还“有以为”。道家后学据此标准当然要“排斥异己”。甚至排斥“仁”,“无为”到连“行仁”之事也不做——“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第四章)”。





始于200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