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道德经》智慧·大制不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6 14:5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文]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通释]



知晓什么是赫赫有名,安守自身的默默无闻,做天下的楷模。做天下的楷模,恒有的品德不出差错,还是那样无穷无尽。知晓什么是雄壮,安守自身的柔雌,做天下的沟溪。做天下的沟溪,恒有的美德不离不弃,还是那样无智无欲。知晓什么是荣耀,安守自身的卑微,做天下的低谷。做天下的低谷,恒有的美德始终充足,还是那样无忧无虑。未切割的大原木分布在一定位置上就是栋梁,圣人就用这样的人担任首领——所以说最大的行事原则是不破坏事物的本真。



[解读与点评]

本章强调“守黑”“守雌”“守辱”就是守朴。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强调“守黑”“守雌”“守辱”的实质是“归于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说的是“朴”的意义。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又可分为三小层,每小层内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段。

    知白守黑,舍明而取暗;知雄守雌,舍先而取后,舍强而取弱;知荣守辱,舍贵而取贱;“为天下溪”“为天下谷”,舍上而取下——这些是“道”提倡的。

我在释文中将“无极”“婴儿”“朴”处理成“无穷无尽”“无知无欲”“无忧无虑”。无极就是没有极限;婴儿没有复杂的思想,举动全是自然的本能,婴儿不用智而合自然之智;朴是未经加工的天然本真,它比喻的是未被污染的人。

“朴散则为器”,关键要解决“散”字。“朴”是未经加工的大木料,即所谓的栋梁之材。“散”,即“分布(分散、散布)”。器,即“器物”,即“有用之物”。

“圣人用之则为官长”,圣人任用的是具有“朴”的品质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循规蹈矩地依道而行。“官长”即“器”,即人才。

本章一再用形象的比喻来讲道理,“大制不割”,“大制”是最大的方略,最好的设计安排,也是最好的治国行事原则。“不割”就是不割裂,不肢解,不破坏,使事物保持本真。“不割”才可大用。



始于200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