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通释]
不推崇贤能,使百姓不追逐效仿;不看重难以得到的财物,使百姓不做盗贼;不让可以引起欲望的事物出现,使百姓思想不混乱。所以圣人治理国家,让百姓的思想单纯,让百姓吃饱肚子;让百姓的志向弱小,让百姓的体质强健——始终让百姓保持没有心智没有欲望的状态,使那有智慧的人不敢妄作。做不用刻意努力的事,就没有不安定的情况。
[解读与点评]
本章提出了“愚民”的统治之策。首先提出“三不三使”策略,谈为什么要“愚民”;接着列举圣人的“愚民”之法,谈怎样“愚民”;然后得出“愚民”大治的结论。
“愚民”的思想源自老子——当然,身处统治阶层又并非统治者的老子从国家稳定、天下太平的朴素愿望出发,提出了“愚民”的治国策略,也就是说,老子的愚民策略不是建立在欺压人民基础上,而是为了顺应自然,使人民生活更安定。这种策略,恰恰又符合他推崇的“道”。
怎样“愚民”?老子为统治者支招:一是不推崇有才德的人,不推崇让人羡慕的比一般人强的榜样(人或事物),使百姓平平淡淡,没有什么追逐效仿乃至攀比的;二是不珍爱难得的财物,使百姓心无旁骛,没有贵重的概念,不会产生什么东西非常好,也要得到的想法,就不会去偷窃,当然就没有盗贼产生了;三是不让那些容易让人产生非分之想的事物出现,使百姓保持没有欲望,心不被迷乱。这三点归结起来,就是让百姓保持心无杂念。老子举圣人治国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的例子,不过是为前面的三点策略张目。“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是这个策略的目的,终结目的就是“天下太平”。在这里,老子一方面提出“不尚贤”方针,一方面又极力推崇圣人。
在这里就老子“不见可欲”的主张稍多谈一点儿:不使能引起人们欲望的事物出现,确实可以减少人们的“心乱”,这不只对为政者有意义。比如,俗语说的“露白”,有些让人眼红的绑票抢劫,就是太张扬有钱造成的;比如,女人过分显露的“性感”,确实容易让人产生非分之想,进而造成他人的犯罪。即使定力比较好的人,在特别有机会时也有心动的时候,如果不造成这样的机会,避免他人的心动,或许可以避免一场危机,这是我们为人处世值得借鉴的经验。
说起来,“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也是一种“为”,也是“教化”,只是“不言之教”罢了。“常使民无知无欲”就是“一直让百姓没有思想,没有欲望”,这当然便于统领,当然会天下太平。
老子基于当时华夏仅有的范围提出了三点策略,他没有料到、也不可能料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变革,即使在华夏范围,后代的发展也超出他的想象。“常使民无知无欲”是不可能的。偌大个世界,人类的智慧不可能停留在原始水平上。无智无欲,就会落后;而天下又不可能都保持无智无欲,别人有心智又有欲望,所以谁落后谁就处于劣势,处于劣势就会被弱肉强食。愚昧落后不是“处下”,不是“守柔”。
《道德经》主张“无为而治”,这里的“无为”是通过“愚民”的方式,使智者“不敢弗为”(帛书本第三章)的“无为”。智者“不敢弗为”,统治者当然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所以“无不治”。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即“不以知(智)治国”(第六十五章)的另一版本。“不以知(智)治国”是统治者自己要做到的,“使夫知(智)者不敢为也”是统治者使民、使人不为。“智者”为什么不敢为呢?身旁全是“弱智”者,没有他“为”的市场;智者之为必“奇”,“而为奇者,吾将得而杀之”(第七十四章),这一手是很厉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