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道德经》智慧·无为有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4 16: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通释]
天下都知晓美为什么是美的,那丑恶就消失了;都知晓好是怎样成为好的,那不好就消失了——有与没有在对立中共存,困难与容易在对立中促成,长与短在对立中比较,高与低在对立中抗衡,音与声在对立中呼应,前与后在对立中同行。因此圣人做不用刻意努力的事,施行不用言语的教化,万物在那里生长不拒绝,生成之物不占有,促成了事情不倚仗,建立功劳不自居。正因为不自居,所以也没失去。

[解读与点评]
本章列举了相反相成的事例和圣人处世态度,阐释了“无为”有益的道理。先通过美恶、善不善、有无等八组事物形态的比较,强调相反相成的道理;然后列举圣人的“无为”、不居功,阐释“无为”有益。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强调的正是事物对立统一的观点。用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六组 对立比较而形成的事理,强调一个道理,事物是对立的统一体,有“有”,就会有“无”,有 “难”就会有“易”,有“长”才比较出了“短”,有“高”才比较出了“低”,有“音”才比较出了“声”,有“前”才比较了出“后”。所有这些,反之亦然。同理,有“美”才比较出了“恶”,有“善”才比较出了“不善”。本章所谈的美与善,应该是公认的、质朴的、天然的、抽象的美与善。
本章第一次出现了“无为”。“无为”是老子的思想核心。“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妄为,不刻意为;而是要顺应自然去为,要恰当地把握时机去为。《淮南子·原道训》:“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就是说还没发展到可以做某事之前,不要人为地勉强去做。《淮南子·修务训》驳斥了“无为者,寂然无声,漠然不动”的观点,认为“天子以下,至于庶人,四肢不动,思虑不用,事治求澹者,未之有也”。老子让自己主张的“无为”表现在假托的圣人身上。圣人“无为”是循道而行。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只是《道德经》希望达成的目标,而实际上正如《道德经》中提出的其他许多观点都同样没有被共同认可一样,不能做到“天下皆知”,所以“其恶”“其不善”未已。虽未已,但圣人任凭“万物作焉而不辞”,并认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第六十二章)而坐视其自生自灭。



始于200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